由于云中电荷分布不均,形成许多电荷中心,所以云团之间、云团内部和云对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当云对大地场强较高并且达到一定值时才发生对地放电。同样,云团之间电场强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也会发生云间放电。实际上,绝大多数放电是发生在云间或云内。
2)模拟雷电冲击电流波
模拟雷电冲击电流波形。
主要参数:
①视在原点O1:指通过波前上C点(电流峰值的10%处)和B点(电流峰值的90%处)作一直线与横轴相交之点。
③时间T:指电流波上C、B两点间的时间间隔。
④波前时间T1:指由视在原点O1到E点(=1.25T处)的时间间隔。
④半峰值时间(波尾时间)T2:指由视在原点O1到电流峰值,然后再下降到峰值一半处的时间间隔,波尾越长,能量越大。
3)描述雷电的主要参数
防雷接地分为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防止因雷击而造成损害;二是接地,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电措施。
防雷接地的概念及分类
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称,其作用是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防雷系统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接地工程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周围环境对工程效果的影响,脱离了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接地工程是不可行的。实践要求要有系统的接地理论来对工程实际进行指导。而设计的优劣取决于对当地土壤环境的诸多因数的综合考虑。土壤电阻率、土层结构、含水情况以及可施工面积等因数决定了接地网形状、大小、工艺材料的选择。因此在对人工接地体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地网所在地的土壤电阻率、土层分布等地质情况,尽量进行准确设计。
热雷暴发生在山区。由于阳光照射,山丘及其地面温度升高,热气流因密度小而向天空流动,附近树木、湖泊和河流等的气温较低,周围相对较冷的气流向山丘温度较高、密度较小的地带集中,同时这些气流又被山丘地表的高温加热而向天空流动,这样就形成热雷暴。
2)积雨云的起电机制
积雨云起电机制的主要理论有以下三种:
①吸水电荷效应。大气中存在方向向下的电场,使空气正负离子分别向下和向上运动。中性水滴在电场中也要受到较化,上端出现负电荷,下端出现正电荷。大水滴在下落时,它的下端吸收负离子,排斥正离子,由于大水滴下降速度快,故其上端的负电荷来不及吸收它上方的正离子,所以整个水滴带负电。小水滴被气流带着向上走,它上端的较化负电荷将吸收正离子,所以小水滴带正电。
②水滴冻冰效应。实验发现,水在结冰时冰会带正电荷,而未结冰的水带有负电荷,所以当云中冰晶区中的上升气流把冰粒上面的水带走,就会导致电荷的分离而使不同云区带电。
③水滴破裂效应。用强烈气流吹散空气中的水滴,较大的残滴带有正电,细微的水滴带有负电,这是因为水滴表面有很多电子的缘故。
接地设计中,利用与地有可靠连接的各种金属结构、管道和设备作为接地体,称为自然接地体。如果自然接地体的电阻能满足要求并不对自然接地体产生安全隐患,在没有强制规范时就可以用来做接地体。
雷云对地放电的机理:带有大量电荷的云团对大地产生静电感应,大地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使雷云和大地之间形成强大的场强,当某一处的电场强度达到25~30kV/cm时,就会由雷云向大地产生先导放电(少数情况下雷电先导是由地表向上发出的)。当先导到达地面或与地面先导相遇时,通过电荷中和形成强烈放电产生雷击。放电通常不止发生一次,**次的电流很大,后续雷击电流小得多。
-/gbabaei/-
http://zx12345678.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