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如微电子、光电子的制造和使用厂商因为静电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是相当严重的。据美国1988年的报道,它们的电子行业中,由于ESD的影响,每年的损失达50亿美元之多;据日本统计,它们不合格的电子器件中有45%是由于静电而引起的;我国每年因静电危害造成的损失也至少有几千万。美国Ti公司对某一年对客户失效器件原因进行分析统计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到由EOS/ESD引起的失效占总数的47%;图1.2是美国半导体可靠性对1993年从制造商、测试方和使用现场得到的3400例失效案例进行的统计,从中可以看到,EOS/ESD造成的失效也达到20%。而图2.3是一个CMOS器件和一个双较型器件在受到ESD损伤后芯片内部的相貌像。

1、厂房建筑物的避雷针一般与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焊接在一起妥善接地,当雷击发生时,接地点乃至整个大楼的地面都将成为高压大电流的泄放点,一般认为在泄放接地点20M范围内都会有"跨步电压"产生,即在此范围内不再是理想零电位。另外,三相供电的零线由于不可能平衡而也会有不平衡电流产生并流入零线的接地点,故防静电地线的埋设点应距建筑物和设备地20米以外。、埋设方法:为保证接地的可靠,致少应有三点以上接地,即每隔5m挖深1.5m以上坑,将2m以上铁管或铜棒打入坑内,再用3mm厚铜排将这三处焊接在一起,用16平绝缘铜芯线焊上引入室内为干线.。
3、坑内施以适量木炭粉和工业盐,以增加土壤导电性,填埋后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应<3Ω。且每年至少测试一次。

ESD对电子元器件的危害还表现在它的潜在性。即器件在受到ESD应力后并不马上失效,而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退化或突然失效。这时的器件是“带伤工作”。这是人们对静电危害认识不够的一个主要原因。实际上,静电放电对元器件损伤的潜在性和累积效应会严重地影响元器件的使用可靠性。由于潜在损伤的器件无法鉴别和剔除,一旦在上机应用时失效,造成的损失就更大。而避免或减少这种损失的好办法就是采取静电防护措施,使元器件避免静电放电的危害。
1、可以利用建筑钢筋做接地,但注意一定要用立柱主筋,不能用梁筋;
2、一定要多点接地,不要单点接地,尽量对称;
3、整个车间采用共用接地方式,接地电阻以系统内要求的小接地电阻为准,一般小于4欧就行了,当然1欧好,很多规范都有这条说明,如GB50343-2012;(一般建议接地电阻:电子信息系统4欧、建筑10欧、防静电接地100欧)
4、共用接地方式一定要做好等电位,尽量采用M型等电位方式;
5、进出户线路加装SPD(电源+信号,其中电源需多级);
6、出入口加装静电泄放装置,好有静电检测装置;
7、车间内按你们自已要求做就行了。
只要不偷工减料,弄虚作假,你的车间肯定是安全的。

防静电接地的原理:
将带静电物体或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物体(非绝缘体)通过导静电体与大地构成电气回路的接地叫做静电接地.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不大于10欧。
防静电工程中静电防护区的地线较为常用的敷设方法有两种:
一、专从埋设的地线接地体引出的接地线,单独敷设到生产线的防静电作业岗位。以便做静电泄露之用,单独敷设的接地导线通常使用大于1mm厚,越25mm宽镀锌铁皮或用截面大于4~6mm2的铜芯软线单独引入;
二、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中的地线,引出电源零线的同时,单独引出大地地线作防静电接地母线,工程上称谓“一点引出电阻隔离”,电源主变电箱至大地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多种,如接触、摩擦、剥离等。静电防护技术,如电子工业、半导体、石油工业、兵器工业、纺织工业、橡胶工业以及兴航与军事领域的静电危害,寻求减少静电造成的损失 。
1.接地
接地对于减少在导体上产生的静电荷是非常重要的,人体是导体,并且是主要静电产生发源地。因此,我们必须减少在接触敏感防静电元件或组件的人身上产生的静电荷。预防在人体上产生静电好是通过人体接地。
-/gbabaei/-
http://zx12345678.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