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论建筑防雷设计的整体观念: 一、防雷接闪器设计的整体观念 根据防雷规范,防直接雷接闪器的设计一般主要采用避雷针、避雷带、网等几种形式或其组合,只要设计规范,安装合理,这些避雷设施便能满足接闪要求。设计防直接雷接闪器时应整体考虑如下因素: 1、是否与建筑形式相协调。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建筑形式,主要是建筑风格、屋顶形式(坡屋顶或平屋顶)等采取不同措施,而不应一刀切,采用一个模式和方法,避免与建筑不相协调。比如对建筑外观要求较高的建筑,应尽量用避雷带暗装,不会影响建筑外观;再比如古建筑,可沿屋脊、屋角、檐口等明装避雷带,而不用避雷针,因为高的避雷针可能影响建筑外观。 2、是否可以利用建筑构件。接闪器应尽量利用建筑构件,例如轻钢结构屋面应利用轻钢屋面作接闪器,屋顶造型有金属构件等宜作接闪器,欧式建筑的穹**,屋面的金属旗杆等都可利用其做避雷针。这样既可以减少投资,又可以满足防雷设计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有线电视天线不宜做防雷接闪器。 3、与其他专业密切配合。接闪器一般安装在建筑屋顶,但建筑屋顶一般装有水箱、电梯间、消防风机、广告设施,有时还装有电视、通讯系统的天线。设计接闪器时一方面要使上述设施处于其保护范围内(金属构件可不单独装接闪器),另一方匿面也要使部分上述设施与避雷针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比如避雷针应当装在**通讯系统的天线尖端数米,避雷针与天线之间应有1.5倍波长的间隔,以防止由于避雷针的存在而损坏天线的辐射图形影响通信效果。**屋面非金属物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外时应单独加设接闪器,并和屋面接闪器相连。**屋面金属物可不单独加接闪器,但应和屋面接闪器相连。 二、防雷引下线设计的整体现念 防雷引下线的设置根据防雷类别,采取不同间距,一般二类防雷建筑按小于18米距离设计,三类防雷建筑按小于25米距离设计,采用镀锌圆钢、扁钢、柱主筋或其组合,均可满足要求,但同时也应整体考虑,考虑与其他部分的关系。比如,许多弱电设备和其他设备均须与防雷引下线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可否在设计引下线时主动让路,避开设备间、弱电间、人行通道等位置,故而避免雷电反击和其他一些问题的产生,这对提高弱电设备和其他设备的可靠性,设备间设备及线路布置等都大有裨益。 三、防雷接地设计的整体观念 民用住宅建筑防雷接地设计应有整体观念,应采用共同接地、环形接地和等电位联结,应尽量少用独立接地,应尽量用基础钢筋做接地装置而不单独敷设独立接地装置。 1、民用住宅建筑防雷接地设计,应尽量少用独立接地,应尽量与电源系统、电视系统、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等弱电系统共同接地。采用导体把电气设备与接地装置连接起来,称为接地。独立接地是指需要接地的系统分别独立地建立接地网,且各接地网之间要求有足够的距离。共同接地是指需要接地的系统共同地建立接地网或各接地网连接在一起。独立接地这种接地方式在50和60年代较多的被采用,原因是各接地系统之间不会造成相互干扰,这一特点在通讯系统中显得尤其重要。但近年来这种独立的接地方式除非在特别危险的环境下采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采用共同接地方式。因为**,假设一个建筑工程内通讯系统、计算机系统和电源系统各系统分别接地,当发生雷击的时候各系统接地点的电位可能相差很大。在假定电流冲击波从交流电源接地中引进,由于雷瞬时电压可达数十万伏,这就意味着同一台计算机上电源、通讯线和外壳相接的有关部分就要承担各地网间的这一高电压,因此造成有关部位的击穿损坏。对于计算机网络,调制解调器和网卡将首先被击穿。据有关方面统计,在计算机通讯网络中,各系统采用独立接地时被雷击损坏的概率远**共同接地的情况。*二,由于各地网之间至少要有近20m的距离,在一幢民用住宅建筑范围内,分别做几个互相没有电气联系的地网是相当困难的。 2、环形接地网就是将接地装置沿建筑物四周围成一个闭合环。这样的接地网可以使界面以内的电场分布比较均匀,减少跨步电压对人的危害,室内在被雷击时,可减少由于地面电位梯度大而产生对设备高电压反击的危险。 3、等电位联结是将建筑物中各电气装置和其它装置外露的金属及可导电部分与人工或自然接地装置用电气连结的方法连接起来,使整个建筑物空间成为一个良好的等电位体,以达到减少电位差称为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有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当遭受雷电袭击时,建筑物内部和附近大体上是等电位的,不会发生内部设备被高电位反击和人被电击的事故。此外,在电力线、电话线、电视信号电缆、电子计算机讯号传输线等,一切与外界有联系的金属线都要接上合理的过电压保护装置(避雷器),且装置要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装置直接进行电气连结,使之成为等电位,才能在相线和N线产生危险电位差时瞬间击穿,相当于短接,形成瞬间等电位,以达到真正的等电位联结(实际上正常时是准等电位,因为正常时各导线之间的电位差和雷击时的残压与雷电压比较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一般把这样的连接也称为等电位联结)。采用等电位联结,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及其内部的设备防雷能力,也可以放宽对建筑物接地电阻的要求。这样可减少建设投资,减低施工难度,在干旱、沙漠和山地土壤这些电阻率高的地区犹为重要。 4、基础接地装置应尽量与建筑物的基础共用,尽量利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的基础作接地装置,具有经济、美观和有利于雷电流场流散以及不必维护和寿命长等优点。现在的建筑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较大的楼宇采用基础接地装置后的接地电阻一般都能满足要求。若较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使用它的柱梁结构的埋地钢筋;昆凝土做接地网,即使它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足够小,需要加埋人工接地装置补充,这起码也能够起到减少人工接地装置的数量,节约投资,是一件有益无害的好事。但有些钢筋混凝土确实不能作为接地装置,如水水泥、铝酸盐水泥、矾土水泥、以及异丁硅酸盐水泥等,以人造材料水泥做成的钢筋混凝基础也不能做接地装置。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各钢筋之间必须构成电气连接,一般采用牢固的焊接,使之成为可靠的电气通道,一般结构的钢筋经过绑扎不容易达到电气连接的要求,不宜用绑扎的方法。利用基础作接地装置时,对地梁的处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地梁内的主筋应该和柱基础主筋连接起来,并将各段地梁的钢筋连成一个环路,这样才能将各个基础连成一个联合接地装置,而且地梁的钢筋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水平地环,综合成一个完整的接地系统。